--石總在七月份經濟活動分析會上的講話
從七月份強力推進保性能銷售,七月底對公司營銷機構及營銷模式進行調整(設三大區和一個山東省區),現在看來:
生產系統保性能取得初步成果,性能合格率提高到近95%,為保性能銷售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保性能銷售深得用戶和經銷商贊許,市場響應開局良好,相信會越來越好;
各銷售區已經行動起來,紛紛去跑市場,訪客戶;
從八月份訂單看,已基本飽滿,50~80mm定單量增加。
保性能銷售必將給我公司產品的市場形象帶來根本性的改變,同時起到提高我們的質量意識和質量保證能力的作用,進而助力于我們市場開發和三品落地。
保性能銷售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問題,為此,7月31日我們召開了專題會議,研究解決我公司實施厚板保性能銷售給企業生產組織、技術支撐、行為保證帶來的問題,提出的要求,以及我們應該采取的措施。
會上,各部門相繼發表了自己的意見,提出來問題,也提出來方法與要求,總結起來,保性能銷售給我們帶來的問題是:
對我們穩定的質量保證能力提出來要求;
對不斷提高品種生產能力提出了要求;
對從接單、排產、出入庫、發貨等環節包括在內的合同兌現提出了要求。
對市場運作方式和可能給我們產品結構帶來的變化提出了要求;
對我們企業考核制度、業績評價、成本核算、財務結算和信息平臺對市場的支撐提出了要求;
對我們企業管理水平,各部門的認知能力,責任意識、協作意識、統籌能力提出了要求;
歸納起來,這些問題、要求和方法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:
一是需要增加人手
二是需要必要的投資
三是需要完善制度,厘清職責,凝聚共識,把我們企業人的思維方式轉變到適應新的產品方式和市場方式上來,把我們的行為能力提高到滿足這樣的產品方式和市場方式上來。
綜合大家的意見,我對會上提出的一些問題,提出如下要求和解決辦法,做為我們8月份~12月底的工作原則和任務:
一、質量保證問題:
1、各單位廣泛開展一次以"保產量、保質量"為主要內容的,在同崗位、同工種之間進行的競賽榜活動。由各部門根據重要崗位、制約性崗位的特點圍繞著"工作量"和"工作質量"兩項內容,制定出競賽指標項,每天公布對比,以形成你爭我趕的局面,并對好的進行表揚,成功的經驗進行推廣。
2、各單位把考核重點從產量為主,向產量質量并重,向合同兌現與排產計劃落實轉移。
3、公司要求煉鐵把追求爐況穩定,提供優質鐵水做為首要指標進行考核,鐵水不帶渣,物理熱充沛。
4、煉鋼要保證板坯內外在質量,對外部缺陷進行處理,不得將外部缺陷帶入軋鋼,不僅影響保性能銷售也影響出入庫。
5、軋鋼堅決軋質量、軋性能,性能合格率95%,雖然已經很好,但仍意味著每月要有約6000噸不合格鋼。
6、技術中心認真跟蹤工藝落實情況,科學分析工藝與質量的關系,加強過程監督與管控,及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工藝。并多和生產、質檢、銷售部門溝通,及時解決影響出入庫的質量判定問題。
7、質檢部門要保證質檢結果準確,數據反饋及時,制作樣高效,不因質檢問題影響出入庫,不因質檢誤判錯判給公司造成損失。要對質檢相關崗位實施定額管理。
8、公司對各單位合理的用人要求將予以滿足,人勞處要急事急辦加以解決。
9、公司將實施以下工程:
①軋鋼廠矯直跨接長工程。以緩解中間庫和產品庫庫容不足對生產和銷售的制約。隨著品種和終端增加,這個矛盾會越來越突出,早解決比晚解決好;
②軋鋼差溫軋制和二級自動化系統;
③網絡與信息處MES項目;
④質檢處適度擴大物檢能力。
10、公司敦促下列項目倒排工期,限時完成:
①軋鋼廠加熱爐工程
②軋鋼廠分段剪工程
③煉鋼200t天車項目
二、合同兌現問題:
合同兌現問題影響因素很多
1、場地狹窄,致使中間庫和品種庫不能分品種、分規格、分合同堆放,嚴重影響了合同兌現。解決方式是兩個:一是建設軋鋼廠矯直跨;二是把自提產品,小合同額產品,二級品直接入到外庫;銷量大的產品分規格,分品種,不分合同號地放在成品庫;
2、質檢做樣不及時,造成產品壓在中間庫,解決方法有四:一是質檢處加人加設備;二是質檢處實施定額管理;三是向機修、煉鋼甚至社會外委一部分樣品;四是技術中心優化一下取樣量。
3、排產不科學,排產計劃落實率低,造成合同尾巴多,是形成未兌現合同的重要原因之一。要求生產部主要領導和調度室把排產與合同兌現當成首要任務,不但要關注,更要一個合同一個合同的琢磨如何排產,如何落實,如何補救。當班調度最重要的任務也是圍繞排產計劃的落實協調生產。
4、信息系統落后于實際需求,使生產管理、出入庫、合同兌現等難以借助信息化提高效率,發現問題。
5、適銷對路主打產品還沒有占據主導地位,薄規格、多規格、多品種對出入庫與合同兌現和上述問題攪在一起成為制約因素。我們實施保性能基價銷售以后,相信會迅速形成以厚規格為主的產品定單模式,將會改善合同兌現與出入庫狀態。
6、銷售加強庫房管理,科學統籌場地,科學排產,科學分貨發貨,千方百計減少無效勞動;杜絕錯誤堆放;及時清理非終端用戶小額合同尾巴;
生產系統要注意,吊力機具優先向出入庫傾斜。
三、其他問題:
1、技術中心今后每月發布一次無需合同評審的產品目錄;
2、京、津、冀、魯四省市實施簽約經銷商形式;
3、各區在"吃飯"產品市場確定的情況下,下力氣跑終端;
4、財務、企管、審計:
①建立業績評價體系,完善考核制度,把考核向質量和品種及可比效益傾斜(成本必須寫實)。
②審視并完善結算制度。
③隨時走訪市場,了解可比產品同市場價格;
隨時走訪用戶,了解市場對我們產品的評價;
注意提出企業風險點和規避方法;
注意查處損害客戶和企業利益的行為。
5、生產口確定排產原則:
①合同日期優先;
②品種、終端、出口優先;
③可能出現反復生產的優先;
④與正在生產的坯料一致的小批量同種產品優先。
6、接單原則:
①從九月份開始,接單量按我們在7月29日講話的原則分任務量,由各區自主完成;但各區接單前要與我溝通,以便把握總量、價格和區域平衡;并留出終端量;
②品種比例不要逐月增加到12月份要達到既定目標。
③若各區意向訂單多,則價高者得,品種多者得;
④終端用戶購買保性能厚板產品,原則上推薦給就近經銷商,以減輕我們出入庫合同兌現壓力,同時也保護經銷商和維護我公司產品在市場上的價格,如果終端用戶一定要這類產品,則要求其比經銷商拿貨價高一些。終端用戶訂購其他產品帶有此類產品則不受此限制。
7、合同評審:回復24小時,高難度不超48小時;
8、異議處理:回復24小時,處理時間盡快,最遲不超一周。
9、最重要的幾條建議:
第一條、改變我們的思想作風:公司的戰略決策,階段性的工作要排,具體的工作要求,如果不同意可以正當反映自己的意見,否則就要執行,就要辦,就要帶領本部門的人一起往好里干,不能當面不說,背后亂說,不能我不反對,但就是不服從,就是不干。
第二條、改變參會作風,作為公司中高層,不管什么部門發言,哪個領導講話,都要認真聽,無論從自己知情角度,還是從尊重他人角度,還是了解涉及到本部門情況的角度,都不應該在別人說話時心不在焉。
第三條、我們都是領導,注意要改變領導作風,我們有些領導對事情不用心,不務實,不多方深入了解研究,不反復思考不同方法的利弊得失和要害,講出話來沒用的多,不對的多,讓人從心里認可的不多,不但不利于工作,也損害了自己的威信。
第四條、以利他和積極的心態去處理部門之間邊界上的事,知輕重緩急,知因果對錯,知利他才是利己,才可以讓我們以相對輕松的勞動,相對愉快的心態,相對和諧的橫向關系,換取比只顧自己更大的利益。堵車了該由誰讓的誰讓讓,這點覺悟我們應該有。
第五條、要把公司意愿領會透,消化吸收好,不再固執己見,另起爐灶,大家都按公司的意愿齊心合力去做,才有未來,大家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,公司必將走向失敗。
第六條、出現異常情況,有關領導不得任由異常狀態存在乃至蔓延,不得講困難講條件說不是你的原因,要立即出現場,會同各部門解決問題。